一、背景
图像抄表技术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在工业水、电、燃气表以及各类工业计量仪表的抄表场景中都能大显身手。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其优势更为突出。例如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车间,仪表往往安装在具有腐蚀性气体或高温高压的区域,并且由于安装位置的特殊性,难以对其进行更新换代。图像抄表技术在这些场景中,能够突破地理和环境的限制,实现高效、安全的远程抄表。
二、行业痛点及价值
(一)适用场景
适用于工业水、电、燃气表以及各类工业计量仪表的抄表工作,环境复杂区域、固定式老旧仪表、分布式能源站点、无人值守设施等场景。
(二)面临痛难点
能源抄表面临诸多难题。环境复杂区域,如化工园区,腐蚀性气体、温湿度剧烈变化和强电磁干扰,影响抄表设备性能。固定式老旧仪表,表盘磨损、无通信接口,且安装位置特殊,难以更换与适配新系统。分布式能源站点分散,仪表多样,网络覆盖不均,数据难汇总管理。无人值守设施地处偏远,设备故障难以及时处理,抄表数据的稳定与可靠无法保障。
(三)为客户创造价值
1、高效抄表提效率:在环境复杂区域、面对固定式老旧仪表等场景,图像抄表技术能快速采集数据,大幅缩短抄表周期,如在化工园区可实现实时抄表,让企业及时掌握能源使用情况,优化生产安排。
2、降低成本增效益:无需改造或频繁更换老旧仪表,减少设备投入;在分布式能源站点和无人值守设施场景,节省人工巡检费用,同时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损失,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精准数据助决策:利用AI图像识别精准抄表,为企业提供可靠数据,辅助企业分析能源消耗规律,合理规划能源采购与分配,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助力企业做出科学决策。
4、安全保障促稳定:在危险的复杂环境区域和无人值守设施中,避免人员进入危险地带,保障人员安全,确保抄表工作稳定进行,维持企业生产运营秩序。
三、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常与智能研发的智能图像识别抄表系统是一种结合了图像捕捉技术和图像识别算法的创新设备,主要用于远程自动化抄取工业水、电、燃气表、工业计量仪表的读数。该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计量仪表的显示面板,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析并转换图像中的数字信息为可读数据,实现非接触式抄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常与智能自研技术,无线传输至中央服务器或云平台,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存储,供远程监控和分析使用。我们的专业团队提供从规划部署到后期升级的全周期服务,根据企业规模和需求定制方案,兼顾抄表效率与数据准确性。目前,该方案已在多个工业场景中成功应用,备受认可。
(二)系统架构图
智能图像识别抄表系统采用“感知层–传输层–边缘层–平台层”四层架构:终端感知层(高清摄像头与图像识别模块)、传输层(通信网)、边缘层(本地数据处理节点)、云平台管理层。
(三)功能介绍
1. 智能表计识别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计量仪表的显示面板,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并转换图像中的数字信息为可读数据,实现远程自动化抄表。
2. 数据传输与存储系统: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常与智能自研技术无线传输至中央服务器或云平台,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在服务器或云平台上,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类报表和图表,为能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4. 智能诊断预警系统:系统具备异常报警功能,当检测到仪表读数异常或抄表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四、系统特点
1.灵活扩展:支持按需添加功能模块,轻松兼容主流能源管理软件与硬件设备,满足不同客户多样化需求。
2.智能调节:AI算法自动优化资源配置,依据抄表场景和需求变化,平衡抄表效率与成本。
3.多端同步:PC、移动端、大屏数据实时同步,随时随地远程管理与移动办公,提升管理便捷性。
4.稳定可靠:分布式架构结合冗余设计,确保系统7×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抄表数据不丢失。
5.直观可视:数据大屏实时展示能源数据、设备状态及能耗趋势,辅助管理层快速决策。
6.节能环保:智能管控设备能耗,实现碳足迹追踪,助力企业达成节能减排目标。
五、参考标准
GB/T34036-2017《物联网智能仪表通用技术条件》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ISO/IEC30141:2018《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标准》
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六、总结
常与智能研发的智能图像识别抄表系统通过融合AI视觉与物联网技术,为工业能源管理提供了高效、精准、安全的解决方案。其非接触式采集模式不仅大幅提升数据获取效率,更通过智能化分析助力企业优化能耗、降低成本,推动绿色低碳转型。随着工业4.0的深化与AI算法的持续迭代,图像抄表技术将成为能源数字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