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地位关键。2018年起,国家教育部及标准化委员会发布多项政策标准,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2019年《智慧校园整体框架》实施,新基建浪潮又为智慧校园建设带来新机遇,促使其快速发展。
二、行业痛点及价值
(一)适用场景
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类教育场景,如中小学、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综合性大学、培训机构及教育园区等。
(二)面临痛难点
校园管理问题突出。能源管理混乱,整体能耗大,用电管控缺失,机房设备监测不足,节能减排难以落实。安防漏洞多,设备管理智能化程度低,告警缺失、存在监控盲区,无法有效监管异常行为,安全事故风险高。环境监测手段落后,难以及时准确检测化学品和燃气泄漏,污染威胁师生健康。消防监测精准度差,实验室和食堂泄漏检测不到位,严重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三)为客户创造价值
1. 整合资源,节能降本:搭建能耗管理平台,分析用电状况,推广节能举措,降低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政策。
2. 智能教学,守护健康:实时监测校园环境,及时处理污染问题,保障师生健康,促进校园可持续发展。
3. 运维设备,保障安全:实时监控消防设备,强化泄漏监测,消除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安全与应急水平。
4. 保障数据,智能决策:整合多区域管理系统,打造综合平台,实现智能管控,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5. 分析数据,控制成本:分析能耗与设备数据,优化资源配置,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三、解决方案
(一)方案概述
常与智能研发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由数字校园接入终端感知、边缘层和云平台管理层构成。底层设备借助传感器采集数据,经特定通道回传至云平台统一管理展示。其涵盖多个子系统,为校园校园全方位智能化管控,降低人员管理成本,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保障用电安全、降低能耗。我们的专业团队提供从规划部署到后期升级的全周期服务,根据学校规模和特色定制方案,兼顾教学效率与可持续发展。
(二)系统架构图
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采用“感知层–传输层–边缘层–平台层”四层架构:终端感知层(智能设备与传感器)、传输层(通信网)、边缘层(本地数据处理节点)、云平台管理层。
(三)功能介绍
智慧教室系统:采用前沿技术自动调光护眼节能,实时监测能耗,检测空气质量,一键切换设备状态,打造优质教学环境。
实验室安全监测系统:利用专业气体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全方位监测实验室消防设施状态、用电线路安全以及温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全方位保障实验室安全。
机房监测系统:用物联网终端采集机房信息,运维人员实时掌握状态,保障信息安全,提高运维效率。
宿舍安全监测系统:监控宿舍用电,发现违规并培养节约习惯,烟雾检测保安全,提升管理水平。
公共区域智能管理:智能控制路灯节能照明,井盖监测防隐患,实时管理消防设施,降风险减成本。
食堂区域检测系统:运用AI与专业检测系统监管后厨。AI识别厨师违规操作和杜绝鼠患,检测设备实时监测储存区的温湿度等环境参数,把控蔬菜、食品新鲜度,对农药残留等进行快速检测,及时预警问题,全力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校园安防系统:运用AI视频技术监测异常行为与火焰烟雾,通知安保维护秩序。
能耗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监测能耗,优化能源使用,降成本促发展。
五、系统特点
1.模块化扩展:支持按需添加功能模块,兼容主流教育软件与硬件设备。
2.智能自适应:AI算法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平衡教学需求与成本控制。
3.多端协同:PC、移动端、大屏多平台数据同步,支持远程管理与移动办公。
4.高可靠性:分布式架构与冗余设计确保系统7×24小时稳定运行。
5.可视化运营:数据大屏实时展示教学数据、设备状态及能耗趋势,辅助管理层决策。
6.绿色节能:智能管控照明与空调系统,实现碳足迹追踪与减排目标。
六、参考标准
· GB/T36342-2018《智慧校园总体框架》
· GB/T35298-2017《教育管理信息标准》
·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JY/T1001-2012《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字典》
· 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七、总结
常与智能研发的数字校园解决方案为校园提供了全面、智能、高效的管理模式,助力校园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智慧教室、实验室安全监测、机房监测、宿舍安全管理、公共区域智能管控、食堂监管、校园安防以及能耗管理等功能,为校园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师生安全健康、降低运营成本并推动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数字校园将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